摘要

全面小康后互联网金融使用如何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状况,对于改善农户贫困脆弱性和"精准"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使用广度和深度对绝对贫困户和临界贫困户的多维减贫效应,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从区域差异和家庭负债维度探讨在物质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降低农户返贫风险和贫困脆弱性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使用广度和深度增加可以缓释农户多维贫困程度,互联网金融使用深度越高,农户多维减贫效应越明显,东部和西部地区减贫效果高于中部地区,表现出"中部凹陷"特征;有家庭负债的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对其能力贫困和物质贫困的减贫效应更突出。在作用机制层面,互联网金融通过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拓展电商业务、提升金融素养等方式分别实现减贫增收、产业扶贫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来提升农户多维减贫效应,破解传统普惠金融面临的"金融贫困恶性循环"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需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升贫困农户内生脱贫能力和社会保障权利公平来缓释农户多维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