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低糖饮食已成为当代消费者的一种主流生活,而食品级甜味剂仍存在不合格生产和不规范使用等安全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过量使用甜味剂会引起一定的代谢风险、生物毒性,甚至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食品及环境中甜味剂的监测工作和相关标准物质的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磺胺类甜味剂、二肽类甜味剂、三氯蔗糖等;不同甜味剂的溶解性、稳定性以及毒性大小均有一定差异性。液相色谱是一种甜味剂通用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检测器的选择,不同结构的甜味剂适用的检测器不同。通过对不同甜味剂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进行整理,可为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通过调研可知,美国、加拿大、英国、欧洲等国外甜味剂标准物质/标准品已有多于13种(6种天然甜味剂、4种磺胺类甜味剂、3种二肽类甜味剂等),我国已申请的甜味剂有证标准物质共6种(D-甘露糖醇、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阿力甜),很多天然甜味剂以及二肽类甜味剂未查询到相关有证标准物质信息,无法满足我国食品检测等行业的需求。随着新型甜味剂种类的增多,有必要持续关注相关研究,完善相关甜味剂的检测技术以及标准物质品种,更为有效地监督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