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动脉化对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微循环重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动静脉转流组(A组)和缺血模型组(B组)各30只。A组制作静脉动脉化模型,B组制作缺血模型。于手术后第1、2、3、4周取A、B两组股动脉、股深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取远端腓肠肌做切片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取股动脉血分离血清测血清细胞因子,检测不同时相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A和B组术后1周灌注动脉血与回流静脉血血氧分压差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显著降低(P<0.05),并且A、B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在术后1周后陆续因感染而死亡。术后4周,A组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B组肌肉组织弥漫坏死,A组肌纤维大小不等,萎缩变性,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3周,A组肌纤维逐渐恢复,炎细胞对比减少;术后4周,A组肌纤维排列有序,无萎缩变性及坏死征象。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和B组血清因子含量明显提高(P<0.05),而术后4周,A组血清因子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动脉化可使缺血肢体组织营养供应、微循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