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伤端端缝合后神经再生腓肠肌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损伤组、缝合组、PBMCs组和溶媒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均于梨状肌下缘0.5 cm处锐性离断左侧坐骨神经,缝合组、PBMCs组和溶媒对照组进行神经外膜端端缝合,PBMCs组缝合口处给予细胞悬浮液0.2 ml(约1×107个PBMCs),溶媒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溶媒。术后4周,观察大鼠左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足趾分析法评定足趾功能恢复情况;称量腓肠肌湿重,计算腓肠肌湿重恢复率,腓肠肌横断面HE染色观察肌纤维恢复情况;大体观察坐骨神经缝合口情况,坐骨神经简化Masson染色观察纤维结构恢复情况;电镜观察坐骨神经髓鞘变化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损伤组大鼠左后肢瘫痪,无展爪反射,PBMCs组左后肢运动功能有恢复,足趾有展爪反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明显降低,PBMCs组SFI值较缝合组升高。损伤组、缝合组腓肠肌萎缩明显,PBMCs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增加。HE染色后显微镜视下观察损伤组、缝合组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健康对照组小,PBMCs组肌纤维形态较规则。损伤组、缝合组神经缝合处有类假性神经瘤表现,而PBMCs组没有。Masson染色显微镜视下可见损伤组神经结构完全丧失,PBMCs组神经远端出现新生的有髓神经纤维,且数量比缝合组多。损伤组坐骨神经电镜下可见神经束髓鞘板层松解、胞体扭曲,PBMCs组髓鞘板层较紧实、胞体形态近圆形。结论 PBMCs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
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