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共同富裕理论作出新的阐释,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新的部署,阐明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在党的不断探索下,实现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探索新时代下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质水平,基于2005~2020年的有关数据,从富裕性和共享性两大维度,构建由30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并将其划分为中东西及东北四个区域,接着利用基尼分解分析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差异来源,再运用Kernal核密度估计对其动态分布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然后结合Markov转移概率矩阵预测共同富裕趋势变化,最后利用收敛模型验证其收敛性。研究结果发现,2005~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远超全国整体共同富裕平均水平,中部、西部及东北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考察期内,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样本期内,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的概率,共同富裕水平在提升;在地理权重矩阵下,全国及四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存在α收敛和空间β收敛。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我国共同富裕发展应重视各区域内部层面共同富裕的均衡性,重点关注各区域内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引领省域间的合作交流,加大资源互通,带动落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间层面的共同富裕水平的协调发展,打破资源壁垒,引导要素资源的互利互通,以联动发展形式引领其余区域经济发展,从而逐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施行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富裕水平总体提升,要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