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藏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相关英文文献过万,然而英文对照词的使用十分混乱。常见的有Tibetan Plateau (TP)、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还有Tibet Plateau (TP)、Qinghai-Tibet Plateau(QTP),甚至有Qinghai-Xizang Plateau(汉语拼音罗马化)。检视相关英文文献,前四种用法为主,而且TP类文献占比54.3%。20世纪上半叶TP流行,且指代范围在高原南部,而1980年代到21世纪初,QTP流行;从2000年到2020年,学界又出现从QTP到TP的用法转换趋势。在中文文献里,既有"青藏高原"的称谓,也有"西藏高原"的提法,这二者原本存在包含关系,历史有先后,但在国际学术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本土学者撰写SCI论文时逐渐放弃原有学术话语(QTP)。基于话语的知识生产对国家安全的作用,从文化语言学和学术话语分析,QTP比TP指代"青藏高原"更符合中文语境含义,而Qinghai-Tibet Plateau比Qinghai-Tibetan Plateau更中性,因此主张我国学者更一致的本土表达,彰显话语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