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的基本立场,认为心是生存之本。生存首先是气化流行。人的言说即声音便是气的在世方式。声音源自于气,最终表现为文字、语言和经典。其最终本原是心。心是文章之本原,心的活动是思。思与其说是思维活动,毋宁说是一种气化形式。因此,思、意是一种生存形态。文章便是生存活动的结果,而非思维的产物。文本的终极根据是超越之心。理解文本的方式是诵读,一种物理的气息活动。这种活动所依据的原理是同类感应。在阅读中,文本所蕴含的善的气息能够激发读者身上的善的气息,从而达到改变气质、使人致善的道德目的。因此儒家诠释学是一种气化的感应诠释学。
-
单位山东大学; 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