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朗西埃用感性分配理论改造"文学性"这一术语,把"文学性"置于政治和文学联系的中心,将其定义为沉默文字的可用性或词语的过度。沉默文字不受控制的四处游历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也扰乱了文学的边界,这是文学性的民主政治,也是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文学采取各种自我取消的方式对文学性的民主予以压制,这种博弈使得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成为文学的生产性矛盾,同时也使美学体制下的文学呈现为书写的不规则形态。文学向无限的可能性敞开,实现了再现诗学的规范言语与不合规的沉默言语之间不可能的调和。

  • 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