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东明清时期陶瓷工场数量众多,生产面貌繁荣,但是进行过考古勘探或发掘的窑址较少,刊布过资料的更少。这一时期,广东陶瓷手工业的主要特征是窑炉类型多样,产品种类丰富,生产面貌复杂,匣钵、垫饼、垫柱等窑具多见,常见福、禄、寿、富、玉等文字和商号款识。青瓷类产品的胎釉特征、装饰风格、装烧工艺和窑炉技术与元代后期至明代的浙江龙泉窑具有可比性;青花瓷类产品可以分为明代中晚期、清代前期和清代后期至民国三个不同时期,烧造的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资源条件、技术传承与交流以及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是影响广东明清时期陶瓷生产的三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