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018年在陕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病人,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研究的病人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产生10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收集病人西医体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视频眼罩电图量表积分等相关资料,采用SAS 9.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入组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除心率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显著进步率和总进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西医体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前庭功能改变实测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