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华阴市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矿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CK)、单施化肥处理(NPK)、70%化肥+30%有机肥(7F+3M)、50%化肥+50%有机肥(5F+5M)、30%化肥+70%有机肥(3F+7M)、优化施肥+硝化抑制剂(Opt+DMPP)6种施肥模式,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分别对不同施肥模式的试验区域表层及剖面土壤进行取样,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表层硝态氮、铵态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施肥式下2年春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2年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14.02 t/hm2),增幅为6.05%,Opt+DMPP处理产量为13.38 t/hm2,产量增幅不显著(P>0.05);Opt+DMPP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42.18 kg/kg;与NPK(35.03 kg/kg)相比,3F+7M显著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至39.06 kg/kg, 3F+7M增加氮肥偏生产力至70.11 kg/kg, Opt+DMPP显著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增幅为19.13%。不同施氮模式之间表层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NPK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硝态氮峰值显著降低;在优化施氮基础上,添加DMPP可进一步降低硝态氮峰值31.4%。不同施氮模式下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0~200 cm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表现为NPK>7F+3M>5F+5M>Opt+DMPP>3F+7M。[结论]7F+3M施肥模式能有效增加春玉米产量,Opt+DMPP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降低土壤表层和剖面硝态氮含量,为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土壤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