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索金铃子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ERB本草组鉴数据库并参考已发表的文献筛选金铃子散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疗效药靶标数据库(TTD)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消化性溃疡的相关靶点,预测金铃子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同靶标的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云平台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49个活性化合物和172个潜在靶标,其中槲皮素(querc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金黄紫堇碱[(S)-Scoulerine]、四氢非洲方己碱(Isocorypalmine)、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延胡索丙素(Fumarine)、川楝素(Toosendanin)为金铃子散主要活性成分。PPI网络显示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重组人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MAPK1)、蛋白激酶(AKT1)、抑癌基因(TP53)、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是关键靶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相关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可能是金铃子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机制。结论 金铃子散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起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