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外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寻找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CRL–1213用高糖(22 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 μmol/L)联合培养建立体外MMP–9高表达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用外源性TIMP–1(100 μg/L)抑制MMP–9的活性,采用实时PCR法和ELISA法检测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蛋白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IMP–1干预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9蛋白活性受到明显抑制(1.47±0.13 vs 0.43±0.13,t=12.495,P<0.01)。与对照组比较,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9.31±0.24)% vs(6.54±0.29)%]、增殖指数[(13.8±0.5)% vs(11.3±0.6)%]、细胞活力(1.76±0.13 vs 1.35±0.12)、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1126±63) vs (353±61)μg/L]、6 h横向迁移率[(38.7±2.6)% vs(21.3±2.1)%]和纵向迁移细胞数(91±4 vs 71±4)均明显减少(t=16.433、7.328、5.113、19.847、11.529、8.124,均P<0.05);TIMP–1干预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6.54±0.29)%vs(7.75±0.27)%]、增殖指数[(11.3±0.6)% vs (12.5±0.5)%]、细胞活力(1.35±0.12 vs 1.64±0.14)、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353±61) vs (829±59)μg/L] 、6 h横向迁移率[(21.3±2.1)% vs(31.5±2.7)%]和纵向迁移细胞数(71±4 vs 85±4)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得到明显改善[t=6.881、3.292、3.615、12.590、6.644、6.015,均P<0.05]。结论 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外源性TIMP–1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