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短期内2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 不同手术入路对每次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 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 筛选其中30 d内2次行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触对比剂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22例。按介入手术入路分为:桡动脉组(2次介入手术入路均为桡动脉, n=235)和股动脉组(2次介入手术入路均为股动脉, n=87)。所有纳入患者均分别于术后48、72 h检测血肌酐(SCr)值。终点事件为CI-AKI, 定义为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 患者应用对比剂72 h内肾功能发生损害, SCr水平较术前升高>0.5 mg/dl(44.2 μmol/L)或相对比例[(术后SCr-术前SCr)/术前SCr×100%]>2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每次术后CI-AKI发生率,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内2次行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 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股动脉组中吸烟、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及STEMI患者比例及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桡动脉组(P均<0.05)。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间隔时间长于桡动脉组(P=0.001)。股动脉组患者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16/87)比11.9%(28/235), P=0.133]。第2次术后两组的CI-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短期内2次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介入手术入路并不是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TEMI(OR=2.854, 95%CI 1.100~7.404, P=0.031)、利尿剂(OR=4.002, 95%CI 1.470~10.893, P=0.007)是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短期内2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应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 CI-AKI发生风险与介入手术入路无相关性。
-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