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桩土复合路基是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常用的处理方法,但现阶段常出现复合路基满足质量检测要求而工后仍有较大沉降的情况,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预测和早期评价桩土复合路基工后沉降,在分析157段复合路基路段工后沉降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引入弹性垫层和延时持载的手段改进现行静载试验,获得评价参数残余沉降Sr和沉降速率Vt;然后,由实测数据对比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的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复合路基工后沉降早期检测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2倍承载力设计值情况下,延时持载试验延时48 h可使90%以上的复合路基完成垫层的桩土应力比调整,达到稳定的承载形式。延时持载试验的最大残余沉降值小于7.0 mm或大于12.0 mm时,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更好;大于7.0 mm且小于12.0 mm时,采用逆Γ–分布拟合更好。15年工后沉降要求值为100、200和300 mm时,对应的延时持载试验最大残余沉降Sr max分别为4.50、13.30和35.41 mm,对应的Vt=48 h分别为0.021、0.046和0.055 mm/h,满足的概率分别为47.61%、87.49%、96.93%。现场实例验证表明,提出的评价指标值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早期检测评价,及时制定补救措施。该方法不仅可丰富工后沉降预测的方法,且有利于将现有复合路基质量检测指标体系从单一的强度检测拓展为强度、沉降检测。

  • 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徐州工程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