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summit区室性早搏体表12导联心电图,识别是否存在可以精准判断有效消融靶点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2月期间在冠状窦内或对应的左心室心内膜面行summit区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报告。[结果] 25例患者的有效消融靶点位于心内膜面的临近部位(心内膜组),余11例患者的有效消融靶点位于心外膜的心大静脉和前室间静脉(GCV-AIV)区(心外膜组)。心内膜组的类本位曲折(ID)显著小于心外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心内膜组的最大转折指数(MDI)明显小于心外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心内膜组的假性δ波时限显著短于心外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随访6~36个月,心外膜组消融成功率为100%(11/11),心内膜组失访1例,余24例患者的消融成功率为87.5%(21/24)。心内膜组亚组分析显示,当假性δ波时限≥25 ms时消融成功率仅为62.5%(5/8),但当假性δ波时限<25 ms时消融成功率为100%(16/16)。假性δ波时限<25 ms对心内膜面消融成功预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和72%。[结论] summit区室性早搏心电图上假性δ波时限<25 ms与心内膜面导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密切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