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差异

作者:赵怡琳; 吕铭; 周宇熙; 王燚敏; 徐璐; 申超; 裔嗣强; 柏彦超; 单玉华*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2, 43(06): 13-20.
DOI:10.16872/j.cnki.1671-4652.2022.06.002

摘要

在籼稻和粳稻中分别选取耐盐和盐敏感的2个品种,通过对50 mmol·L-1 NaCl盐胁迫7 d后的幼苗植株生物量、生理参数及根尖Na+、K+流速的测定,研究耐盐能力不同的水稻幼苗对短期盐胁迫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供试水稻品种幼苗植株生长均受到抑制,但与盐敏感品种相比,盐胁迫后耐盐品种植株鲜重降幅较小,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而丙二醛含量降低,生长状况总体较好。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对根尖Na+、K+离子流的测定结果表明,Na+和K+吸收和积累与耐盐性有关,且存在品种间差异。盐胁迫后,籼稻中广盐1号表现为吸收Na+、K+并积累在地上部,以调节地上部Na+/K+比;而粳稻中盐稻12号K+损失量较大,但根部能减少Na+吸收量,以维持根部较低的Na+/K+比。综上,不同类型水稻抵御盐胁迫的策略存在差异,这为利用生理指标与非损伤技术结合鉴定水稻耐盐能力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