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系统回应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出的棘手而紧迫的挑战,还原财政学作为重量级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打破根深蒂固的学科与学派思维以重建财政学的知识图谱至关紧要。唯有如此,财政学才能解读视野更宏大更悠远、内涵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类公共生活问题。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理应遵循智识化和集成化原则。智识化建构并非把知识篮子装满,而是把知识之灯点亮,用以引导提对问题和正确思考。集成化建构旨在把体量庞大而相对凌乱的财政学知识,条理分明地梳理为一个简洁精致且极具拓展性的逻辑框架,涵盖作为财政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物品,以及由"财政安排-财政权力-财政资源-公共政策与服务"展开并延伸至财政场域和公共价值的研究体系。本文定义与诠释了支撑这一知识图谱的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鉴别了中国当代财政改革的两项核心命题,即契合公民财政偏好和深化财政共同体建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