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校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机构,往往被社会寄予厚望。但是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本身的负向功能、德育的迟效性、学校德育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当前德育在学校的实际遭遇,都决定了学校的德育功能必定是有限的。[1]既然学校德育的功能和作用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合理看待学校的育德能力?有学者提出,现代德育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并致力于其理论建构与现实建设。[2]笔者基于德育生态理论建构的视角,提出学校德育承载力的思路,希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