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肺肿瘤性疾病相关,目前临床常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电镜等方法进行检测,其中EBER原位杂交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现已成为分析EBV与疾病关系的公认标准方法。EBER是EB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转录的一种位于细胞核内的小非编码RNA,运用针对EBER的原位杂交法可以在定位EBV的基础上,对病毒与组织和细胞的关系进行确定,进而有效反映EB病毒感染情况,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现行的EBER原位杂交检测是基于地高辛标记的EBER探针和EBER RNA原位杂交,之后用地高辛抗体偶联的HRP结合EBER探针,最后再经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酶底物化学显色反应来完成的。由于具体应用中涉及多项步骤,操作难度比较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通常很难独立成功完成,而有一定经验的检测人员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败。基于此,本文分析总结EBER原位杂交检测常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该检测方法的有效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单位天津大学; 天津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