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cerasiforme)品种‘Micro Tom’为试材,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白光、红/蓝光(1:1)、红/蓝光(3:1)、红/蓝光(5:1)、红/蓝光(7:1)五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测定樱桃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叶片结构等,研究300μmol?m-2?s-1光强下不同光质处理对樱桃番茄幼苗形态,生理、光合、荧光特性及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7:1)处理的比叶面积最大;红/蓝(3:1)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最有利于壮苗的培育;红/蓝(3:1)处理的樱桃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最高,并且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红/蓝(1: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红/蓝(3: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红/蓝(1:1)最低;红/蓝(3:1)处理的光系统Ⅱ(PSⅡ)单位反应中心(RC)吸收、捕获、电子传递能量的能力最强,较对照差异极显著;红/蓝(3:1)处理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长度最大。因此,红/蓝(3:1)处理最有利于壮苗培育,处理后樱桃番茄品质较高,光合、荧光特性较强,叶片厚度较大。
-
单位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