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崔闽鲁论治慢性胃炎病机属气阳两虚、湿热郁阻、寒热互结,致使升降失调、胃失和降,因此立其治疗原则重在顾护中阳、运脾化湿、消痞除胀、复其升降。慢性胃炎常与心理因素相关,中医从五脏藏神、脾为枢轴及脾胃升降之枢来看,应着重调理脾胃,复其升降,佐以安神之品;认识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胃炎,更贴合中医药学中的湿毒学说。治法上取三因制宜结合闽南地域特点,上半年生长有余,下半年收藏不足,春夏长,秋冬短,湿热多见,体质中阳多见不足,后期脾肾多亏,故在清热化湿的基础上,注重顾护中阳,故多主张温运脾阳以助清化湿热,健脾当先醒脾运脾,并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进行微观辨证,结合内镜下病变,注重特殊用药加减,后期注重滋肾潜阳,顾其根本,复其升降,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晋江市安海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