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心理干预对HIV感染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与应用

作者:覃秋云; 黄飞燕; 陈莲*; 张捷; 宫永封; 韦善玲; 潘旭萍; 喻晓燕; 陈世新; 李洪宇; 张丽英
来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0, 11(03): 44-47.
DOI:10.19757/j.cnki.issn1674-7763.2020.03.008

摘要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改善HIV感染孕产妇生活质量,降低或避免HIV感染孕产妇焦虑和抑郁发生。方法选择60例HIV抗体检测阳性并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孕产妇,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抽取30例为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经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通过,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家属签署自愿参与实验及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研究的孕妇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试评价,分别以评分为> 50分和> 53分者列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妊娠14周时开始由妇产科医师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进行母婴阻断预防治疗及健康咨询;实验组于妊娠14周在常规母婴阻断治疗及健康咨询基础上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1次沙盘游戏心理干预治疗。至妊娠28周再进行1次心理干预治疗,每次干预治疗后均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所获数据,评价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孕妇母婴阻断治疗至妊娠28周,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分值在干预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实验组干预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沙盘游戏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改善HIV感染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孕妇对未来生活和坚持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