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1例, 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1型65例, A2型39例。患者接受PCVP或单侧PKP手术治疗, 其中51例行PCVP(PCVP组), 53例行单侧PKP(单侧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术前, 术后24 h、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和Beck指数(测量至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再骨折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6.4±0.7)个月]。PCVP组手术时间为(12.15±1.63)min, 骨水泥注射量为(2.13±0.28)ml, 术中透视次数为(24.74±1.71)次, 均短于或少于单侧PKP组的(22.09±1.62)min、(5.30±0.52)ml、(30.09±1.86)次(P均<0.01)。PCVP组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为(1.42±0.04)倍, 大于单侧PKP组的(1.18±0.02)倍(P<0.01);骨水泥分布优秀率为94%, 高于单侧PKP组的70%(P<0.01)。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两组VAS、ODI、Beck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PCVP组VAS为(1.20±0.49)分, ODI为16.52±5.22, 较单侧PKP组的(1.49±0.58)分、20.16±5.16更低(P均<0.01)。两组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的VAS、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术后24 h、3个月Beck指数较术前改善(P均<0.05), 单侧PKP组术后3个月Beck指数为0.75±0.07, 较术后24 h的0.79±0.07明显下降(P<0.05), 而PCVP组无明显变化(P>0.05)。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6%(8/51), 低于单侧PKP组的47%(25/53)(P<0.01)。两组随访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VCF, 相较单侧PKP, 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射量小、术中透视次数少、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效果更好、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并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
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