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释仁辨仁

作者:黄聿龙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 25(05): 48-51.
DOI:10.15907/j.cnki.23-1450.2016.05.015

摘要

孔子之"仁",非一简单的"爱人"所能概括,在广义上可概括人的全部品德,但还要能自觉地节之以礼、和之以乐,并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人"或"成仁"。当"仁"与诸德并列之一德时,可以"爱人"释之;当"仁"作为人的全德时,它又涵摄诸德,并多用来评判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在"为仁"时,有仁者、假仁者、愚仁者、执仁者、过仁者之分;而按其层次境界,又有士、士君子、明君子、仁人、圣人之仁。总之,孔子的仁学,其内涵非常丰富,它是一整套价值观和道德体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