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芒针针刺上髀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和常规毫针组,各32例。芒针组取上髀关穴即髀关穴上2~3 cm,芒针向腹中线耻骨联合上方横刺110~175 mm,施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常规组取治疗FD最常用的8个腧穴,针刺深度25~40 mm,施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两组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主要症状的积分改善、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以及FD尼平消化指数ND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芒针组与常规组均有改善(P <0. 05),芒针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主要症状总有效率芒针组为96. 87%(31/32),常规组为78. 12%(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FD患者治疗前后FD尼平消化指数NDI评分变化,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 01),且芒针组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芒针针刺上髀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毫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