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病原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肠球菌6 252株,其中粪肠球菌1 994株、屎肠球菌3 575株;主要分离自尿液(2 009株)、引流液(1 538株)、胆汁(1 168株)、伤口分泌物(561株)、血液(493株);检出率由2009年的9.4%上升至2017年的13.4%。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波动下降至2014年,后于2015年开始呈波动上升趋势。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从2009年的1.9%下降至2017年6月的0.2%;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持续波动,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对四环素耐药率呈下降趋势,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有51例患者检出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43株)和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8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分别为23.3%、0、35.3%,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天数(r=0.225,P<0.01)、气管切开或插管率(r=0.314,P<0.01)、抗菌药物使用天数(r=0.347,P<0.0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r=0.226,P<0.01)、使用了糖皮质激素(r=0.190,P<0.0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天数(r=0.173,P<0.05)均与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感染率呈正相关。结论:我院的肠球菌检出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引流液。粪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利奈唑胺、四环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