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天山的构造演化过程至今仍是争论热点,前人提出了多种俯冲模型来解释雅满苏火山弧带的形成。文章报道了雅满苏火山弧带内安山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锆石U-Pb原位定年和Hf同位素,来进一步了解东天山的构造演化历史。这些安山岩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高的Al2O3,Fe2O3T和全碱(Na2O+K2O)含量,低MgO含量,属于钙碱性和低钾拉斑系列。在标准化的蛛网图中,它们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K、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表现出与弧岩浆相似的特征。24颗锆石具有相对一致的206Pb/238U年龄,其加权平均年龄为337.7±0.9 Ma(MSWD=4.9),表明这些安山岩侵位于早石炭世。此外,这些安山岩具有较高的εNd(t)和εHf(t)值,表明其为地幔来源。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指示,本区安山岩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富集地幔楔5%~10%的部分熔融,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壳污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在构造判别图解上,这些安山岩落入活动大陆边缘的范围内。结合丰富的地质证据,文章认为,雅满苏火山弧带为早石炭世康格尔洋向南俯冲而形成的陆源弧。

  • 单位
    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 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