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只涵盖外语课程标准和测试标准,高校拥有较大自主权,其微观外语教育政策在内容与目标上不一定与国家宏观政策一致;而东亚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比较全面且具强制性,高校往往注重对宏观政策的执行。受语言政策研究范式的影响,西方研究比较关注"人",即不同层面政策相关主体的语言信念、语言实践及其产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未来的研究会更深入地探索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形成与实施过程,不同政策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及其与语言管理的有机结合,如何引导公众的外语认知能力,以及如何从语言管理的角度分析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等;在东亚高校虽然对宏观政策的分析执行以及重大语言问题的研究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围绕着不同政策主体的语言信念、态度和主观能动性的微观实证研究也已逐渐兴起。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外语教育规划研究是一个整体,在关注宏观政策的同时亟待加强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研究者作为学术性政策的研究主体,需与决策者角色区别开来,才能提升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