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与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对比,应用标准差椭圆法通过叠加分析识别出中心区域,应用凝聚子群法对区域内部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发展质量空间格局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城市体系较完善,但大部分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有待提升;2)区域内最大引力线主要沿长江流域集聚,北部小范围集聚,南部较分散,空间相互作用总量中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提升空间较大;3)区域内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总量与夜间灯光平均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沿江地带呈现高值集聚状态,且两者叠加的中心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基本一致;4)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自东南向西北层次鲜明的子群结构,空间相互作用密度由以上海为中心的子群向南北两端衰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
单位淮阴工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