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贝克特中国化进程从权威批评家政治化的解读开始,后由权威翻译家破解困局,改革开放后进一步由权威学术机构牵头摘帽正名,而后经历了译介、戏剧和批评实践的交替繁荣。贝克特在中国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影响了中国的知识界、文艺界,也受到了后者的反拨和重塑,不仅成就了由译介、批评和戏剧实践构成的整体文艺生态及文学文化场域,也成就了其国际化版图中独具一格的中国化景观。贝克特在中国的文化适应不仅是中西审美视界的重合,也是由社会现实及未来发展需要驱动而成的历史性的交叠。
-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