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穴位埋线对纯血马运动疲劳的改善作用,试验首先将12匹马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每组6匹,安静对照组平时不训练,仅在测验当天训练;运动对照组每天训练,连续进行42 d。两组适应性休息15 d后,重新对所有试验马匹进行健康评估和生活检查,均确保处于健康状态。将原来安静对照组转为埋线运动Ⅰ组,运动对照组转为埋线运动Ⅱ组,埋线运动Ⅰ组和埋线运动Ⅱ组分别在抢风(两侧)、百会、汗沟(两侧)、肺腧(两侧)和抢风(两侧)、百会、汗沟(两侧)穴位处埋线后每天训练,连续进行42 d。运动对照组、埋线运动Ⅰ组和埋线运动Ⅱ组分别于各自训练第7,21,42天进行测验,安静对照组测验时间与运动对照组相同。测验项目包括运动速度、生理指标(直肠温度、心率、呼吸频率)、血清抗氧化指标与生化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表明: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第7,21,42天速度、第21天直肠温度、第21,42天呼吸频率、第7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21天GSH-Px活性、第42天丙二醛(MDA)浓度、第7,21天肌酸激酶(CK)活性、第42天马肌红蛋白(MYO)质量浓度、第42天氧分压(PO2)显著升高(P<0.05)。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埋线运动Ⅰ组第7,21,42天速度、第7天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第21,42天pH值、第7,21,42天剩余碱(BE)和PO2显著升高(P<0.05),第7天直肠温度和心率、第7,21天呼吸频率、第7,21,42天MDA浓度、第7,21,42天乳酸(Lac)浓度、第7,21天CK活性、第42天MYO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埋线运动Ⅱ组第7,42天速度、第7,21,42天CAT活性、第42天GSH-Px活性和第21天pH值、BE、PO2显著升高(P<0.05),第7天直肠温度、第7,21天呼吸频率、第7,42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7,21,42天MDA浓度、第7,21,42天Lac浓度、第7,21天CK活性、第42天MYO浓度、第42天PO2、第21天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降低(P<0.05)。埋线运动Ⅰ组和埋线运动Ⅱ组大部分指标在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穴位埋线可减缓运动后纯血马的运动疲劳,提升速度,减少肌肉的损伤,使机体内环境pH值、BE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两种埋线方式对纯血马的生理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