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抗体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作者:罗蓉蓉; 石远凯; 韩晓红*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21, 43(11): 1143-1147.
DOI:10.3760/cma.j.cn112152-20191126-00764

摘要

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 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 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 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 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 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 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性抗体(AAB), 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 但灵敏度较低, 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 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 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