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D二聚体测定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50例胎盘早剥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检查因单纯早产或者单纯黄疸入院的50例同龄非胎盘早剥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入院前与出院时的体重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D-D)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入院前的体重水平比较(P>0.05),出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18.1±3.5)d明显长于对照组(15.7±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4,P<0.05),入院前的APTT (74.5±12.3)s、PT(16.3±1.4)s、D-D水平(3.17±0.81)mg/L皆明显高于对照组(t=15.401、11.517、25.268,P<0.05),出院时体重水平(2.97±0.54)kg明显低于对照组(t=4.239,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院时的APTT、PT、D-D水平相比于入院前皆明显降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新生儿具有体重偏低、住院时间长的特点,呈现明显的高凝状态,APTT、PT、D-D水平随着新生儿预后改善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儿预后。
-
单位东莞市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