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定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右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确诊并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50例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F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比较两组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内径(RVD)、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应用STI技术获取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测定TAD获得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侧收缩期峰值位移(T1)、三尖瓣环室间隔侧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及右室纵向缩短率(Tm%)。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增大,RVFAC、TAPSE、RVGLS、T1、T2、Tm、Tm%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T2、Tm、Tm%与RVGLS均呈正相关。RVGLS、Tm%观察者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23,观察者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0.878。结论 TAD能早期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右室收缩功能变化。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