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沙湖、鸣翠湖和柳溪湖是银川平原典型的内陆浅水湖,湖泊内源污染严重,自2015年起实施疏浚工程以实现内源治理,湖泊环境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为探究银川平原内陆湖泊底栖动物群落对疏浚工程的响应,分别于2015年(疏浚前)和2020年(疏浚后)在沙湖、鸣翠湖和柳溪湖共设置16个采样点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疏浚后沙湖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低于疏浚前,鸣翠湖和柳溪湖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疏浚前,疏浚前后湖泊的优势种与摄食功能群也发生很大变化。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表明,疏浚前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指示物种分析也表明了疏浚前后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变化。Beta多样性分解结果表明,疏浚前后底栖动物beta多样性均以物种周转为主导,且疏浚工程增加了底栖动物beta多样性和物种周转对beta多样性的贡献率。研究明确了内陆湖泊底栖动物群落对疏浚工程的响应特征,为城市浅水湖泊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