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同分型急性白血病X线骨骼改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洋; 郎圆圆; 梁利民; 周莉; 杨萌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31(02): 256-260.
DOI:10.13437/j.cnki.jcr.2012.02.022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X线骨骼改变及特点。资料与方法对145例骨骼X线有改变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变量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均以多部位骨浸润为主。两组中颅骨、肩胛骨、脊柱、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中肋骨、股骨浸润发生率较高,而ANLL组骨盆浸润较多发;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多部位骨浸润发生率较高,标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单个部位骨浸润发生率更高,二者在骨盆、肋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LL以颅骨、脊柱浸润多发,而SR-ALL股骨浸润较多见;各型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均较高(≥50%),ALL组出现白血病带的概率较ANLL高(χ2=12.965,P<0.005),而ANLL发生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的比率显著高于ALL组(χ2=11.528,P<0.005;χ2=13.888,P<0.005),其中M5型骨质破坏发生率达到100%(4/4),二者骨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病理性骨折均为ALL型白血病,其中L1型2例,L2型3例。结论儿童AL的骨骼改变对临床诊断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且与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具有一定关系,对怀疑为白血病的儿童应行X线骨骼检查以辅助诊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