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Multi-FIESTA成像对回盲部肠炎患者回盲瓣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孟红秀; 刘宇佳; 董立杰; 田春梅; 王霞; 陈亮*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 42(06): 430-433.
DOI:10.19739/j.cnki.issn1001-9510.2019.06.009

摘要

目的使用MRI Multi-FIESTA扫描序列对回盲部肠炎患者的回盲瓣(ICV)功能评估进行初探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某院经肠镜及病理诊断为回盲部炎性病变的患者17名,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为39岁;其中盲肠炎者10例,阑尾炎累及回盲部者4例,炎性肠病累及回盲部者3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饮食,检查前6~8 h禁食水。检查前50 min内以200 mL/5 min的速度饮入等渗甘露醇溶液(浓度2.5%) 2 000 mL,于饮用后90~100 min时进行MRI multi-FIESTA成像,对ICV开闭功能进行评估。MR multi-FIESTA序列扫描参数为:TR 3.3ms,TE minimum,翻转角:50°; FOV 420×420 mm;矩阵:256×256;层厚:6.5 mm。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送至GE ADW4.7后处理工作站,由2名5年以上腹部MR诊断经验的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患者的图像进行测量及分析,对诊断中存在的不同意见讨论后统一,观察指标包括:①观察ICV解剖结构,测量ICV"瓣膜"厚度及长度;②观察ICV的运动情况,记录有无返流;③直观显示回肠末端运动情况,记录ICV有效(ICV开放并能够观察到回肠内水排入到结肠内)及无效(仅能观察到ICV开放但观察不到回肠内水排入到结肠内)开放次数。结果 17例患者中连续监测2 min,ICV每分钟平均开放次数为8次的有4例(均为有效开放); 9次的有6例(1例无效开放,5例有效开放); 10次的有7例(3例有效开放,4例无效开放),平均开放次数为9次/min;均未见返流现象。回盲部炎性病变中,ICV"瓣膜"厚度增加,上唇平均厚度为0.61 cm,下唇平均厚度为0.63 cm,ICV长度平均为1.68 cm。ICV的开放次数增多,但回肠末端的收缩幅度变小。结论 MRI Multi-FIESTA成像速度快,能够动态实时观察回盲部炎性患者ICV的功能,可以作为ICV功能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