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川; 杨勤; 蒲全波; 陈岩; 杨云; 王鹏; 金容; 郑祖平; 夏清清
来源:耕作与栽培, 2020, 40(06): 18-21.
DOI:10.13605/j.cnki.52-1065/s.2020.06.006

摘要

以油菜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试验,探讨丘陵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四川南充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免耕覆盖、旋耕还田和秸秆粉碎、整秆还田共4种方式下秸秆腐解率和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后混土还田降解速度最快,可以有效地将秸秆养分释放回土壤中;随着时间的变化,N、P2O5、K2O、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均有下降趋势,秸秆粉碎旋耕混耙还田的养分释放率和秸秆腐解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秸秆养分释放规律为K2O最高,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的秸秆释放出85%以上的钾素,在大面积生产上钾素肥料施用量应减少,以此提高钾肥利用率。根据秸秆腐解后养分释放情况分析,秸秆粉碎加旋耕还田是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

  • 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