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 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 人们对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 且对医疗知识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 促使大众越来越关注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脊柱压缩骨折。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在2010年骨质疏松症人群已经发展至11 400.0万人, 每年以75.0万人的庞大数据不断增加, 按照这个速度, 到2025年会增加至15 100.3万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故对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亦是社会公共问题。临床中对该种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 通常情况下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缓解痛疼、增加骨密度以及稳定椎体等干预措施, 主要分为两种治疗方案即: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不同治疗方案, 疗效不一, 并发症不同。基于以上背景之下, 笔者将综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 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 以此来提升对该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