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分析评价不同骨密度条件下椎弓根螺钉拔出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最大拔出力, 探讨安全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最低骨密度。方法基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1年1月就诊的1例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腰椎CT平扫数据和标准椎弓根螺钉参数, 建立腰1椎体和椎弓根螺钉的三维模型, 将椎体按骨密度值(QCT法)分为A组(BMD=120 mg/cm3)、B组(BMD=110 mg/cm3)、C组(BMD=100 mg/cm3)、D组(BMD=90 mg/cm3)、E组(BMD=80 mg/cm3);依据参考文献完成材料赋值后, 向所建立的5组有限元模型模拟轴向拔出力实验, 观察各组螺钉应力分布及最大轴向拔出力, 对所测指标进行不同骨密度之间的对比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E组有限元模型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1 834±78)、(1 626±65)、(1 441±55)、(1 141±48)、(1 039±42) N,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3, P<0.05)。骨密度每下降10 mg/cm3, 最大轴向拔出力相应下降11%、23%、43%、51%。螺钉最大主应变出现在螺钉的尾端, 拔出过程中螺钉的最大应力由尾端逐渐向头端移动。结论随着骨密度下降, 椎弓根螺钉稳定性会相应出现减低。最大拔出力从D组(BMD=90 mg/cm3)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故对需要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 术前应常规行QCT法检测骨密度, 当椎体骨密度低于90 mg/cm3(男性≥70岁, 女性≥60岁)时, 不建议单独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