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止痛方治疗骨转移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唑来膦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细胞悬液3μl缓慢注射于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癌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溶液于第5、7、9、12、14、16、19天腹腔注射,每次30μg/kg;中药组给予益肾活血止痛方0.5 ml(浓度1.92 g/ml)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5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3周。观察各组大鼠肿瘤体积,X线摄片对骨质破坏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胫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大鼠胫骨肿瘤体积及骨质破坏减少,胫骨组织OPG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RANKL、RAN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止痛方可抑制大鼠骨转移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胫骨组织OPG表达,抑制RANKL和RANK的活化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