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遗民群体,古已有之,南宋之前正史多将遗民、逸民笼为一谈,归入《逸民传》。迄至宋亡,遗民意识方发轫。明成化年间,始有程敏政记遗民之专书《宋遗民录》问世,首创《遗民录》体例。明清鼎革之际,程录于明遗民中广为流布;而各类《遗民录》的编撰风潮,则延续至清末民初。大抵而言,清代的《遗民录》著述经历了清初明遗仿《宋遗民录》之体例,编纂历代遗民以寻求自我认同之依据;康熙中叶以降私家史著通过对遗民忠义之阐幽发微,以此补足官方史学之阙失;清末民初以“国粹派”为首诸学人藉《遗民录》等人物传记构建“国粹”与“民史”的学术实践等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