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选LPI治疗的五年疗效及与其PAS范围的关系

作者:李思珍; 郭春雨; 梁远波; 范肃洁; 蔡啸谷; 孙霞; 郭黎霞; 孙兰萍; Sucijanti; 韩伟; 王宁利*
来源:眼科, 2021, 30(01): 11-19.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1.01.003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APACG)首选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ectomy,LPI)治疗后5年的眼压控制情况以及周边虹膜前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PAS)范围对眼压控制率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邯郸眼科医院年龄40岁以上APACG急性发作并接受循序性治疗模式者182例。方法患者首先采用LPI,眼压控制≤21 mmHg者随访观察,>21 mmHg者增加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用药后眼压控制良好者继续观察随访,不能控制者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主要指标眼压、PAS范围。结果随访5年的124例APACG患者年龄(68.3±7.3)岁、女性105例(84.7%)。治疗后5年总体眼压控制(≤21 mmHg)率90.3%(112/124),LPI眼压控制率68.5%(85/124),LPI联合药物眼压控制率81.4%(101/124);小梁切除手术率12.1%(15/124)。按PAS范围(钟点数)分为0、1~3、4~6、7~9、10~12五组,LPI眼压控制率依次为92.6%、74.3%、84.2%、56.3%、40.0%;LPI联合药物眼压控制率依次为96.3%、91.4%、89.5%、68.8%、55%;小梁切除手术率依次为0%、5.7%、5.3%、18.8%、35%。PAS范围≤6个钟点组LPI眼压控制率和LPI联合药物眼压控制率为82.72%(67/81)、92.59%(75/81)显著高于PAS范围>6个钟点组47.22%(17/36)、61.11%(22/36)(P<0.001)。PAS范围>6个钟点组小梁切除手术率27.7%(10/36)显著高于PAS≤6个钟点组3.7%(3/81)(P<0.001)。结论APACG治疗的5年结果显示首选LPI的治疗模式总体成功率可达90.3%。LPI眼压控制率和LPI联合药物眼压控制率随PAS范围的增加而降低,小梁切除手术率则逐渐升高。APACG滤过手术以6个钟点为界,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但会导致较高的滤过手术率。(眼科,2021,30:11-19)

  • 单位
    南京同仁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东南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