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沱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特征

作者:管蓓; 晁建颖*; 吴超; 吴晓东; 林晓雯; 李建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12): 1576-1585.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2.0110

摘要

为了加深对淮河流域过水性湖泊沉积物特征的了解,于2018年8月对沱湖表层沉积物进行调查,测定了营养盐(总氮、总磷)、有机质和4种重金属(镉、铜、铅、铬)的含量,并使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有机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总氮、总磷、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 535.00±987.97)、(672.99±159.09)和(47.90±19.89)g·kg-1。(2)总氮和有机质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湖泊开阔区和黑鱼沟入湖湖湾,总磷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湖泊北部上游过水通道(T2)。(3)镉、铜、铅、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5±0.26)、(25.16±4.00)、(23.03±5.60)和(86.65±17.76) mg·kg-1。(4)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黑鱼沟入湖湖湾,低值区则出现在沱河、唐河入湖口和湖泊北部上游过水通道(T2)。(5)表层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且以有机氮污染为主,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分布在湖泊开阔区和黑鱼沟入湖湖湾。(6)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具有强生态风险,以镉污染最为严重,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马拉沟入湖湖湾和黑鱼沟入湖湖湾。与国内其他湖泊相比,沱湖沉积物营养盐、镉、铬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铜、铅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应继续控制外源性污染物质输入,并进一步削减内源污染负荷。

  • 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