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故人的全生命周期都应关注骨骼健康,及早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评估研究相对欠缺或不足。目的 针对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医症状评估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分析,形成专家共识意见。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采取德尔菲法,在既往文献梳理以及第一轮“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医症状评估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2021年12月首届岭南骨与关节疾病学术会议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关节退变与损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等专家建议,对第二轮专家问卷进行编制优化;对岭南地区骨伤科专家予以征询意见,并对调研结果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在岭南地区选择192位具有扎实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技能的专家,来自岭南地区各个省市。受访专家从事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临床康复学等,覆盖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等;其中,男性专家115位、女性专家77位,正高职称31位、副高职称76位、中级职称85位,开展本专业时间跨度均≥6年。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81±0.04)。调研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以及意见协调程度比较高,即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条目为“畸形驼背”(88.93±13.46,变异系数15.14%),“全身骨痛”(89.45±14.56,变异系数16.28%),“近5年发生过骨折”(85.68±17.44,变异系数20.36%),“腰背疼痛”(84.51±15.27,18.07%),“变矮身高”(82.94±16.14,变异系数19.46%),“关节重着”(80.21±14.43,变异系数17.99%),“身体困重”(76.17±17.22,变异系数22.60%),“倦怠”(75.26±14.69,变异系数19.52%),“齿摇发脱”(74.87±15.87,变异系数21.20%)等。结论 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医症状评估专家问卷调研专家的积极性和专业水平均较佳,且分布区域较广,有着较好的代表性。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优选条目依次为:“畸形驼背”“全身骨痛”“近5年发生过骨折”“腰背疼痛”“变矮身高”“关节重着”“身体困重”“倦怠”“齿摇发脱”等。采取德尔菲法可以较好地总结本领域专家对岭南地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医症状评估的建议,为后续疾病早期诊断以及评估量表研制提供合理的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