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预测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大连市6家医院接受直接PCI的627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是否符合HFpEF诊断标准分为两组:HFpEF组(n=100)、射血分数保留型非心力衰竭(pEF)组(n=527)。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直接PCI后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HFpEF的预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直接PCI后1年预后。结果:627例急性STEMI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2±12.3)岁。与pEF组相比,HFpEF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吸烟者比例较低,既往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比例较高,收缩压及舒张压较低,心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1.027)、女性(OR=2.052)、脑卒中病史(OR=3.246)、肾功能不全(OR=2.001)、心率较快(OR=1.03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OR=1.074)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后住院期间HFpEF发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FpEF组直接PCI后1年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p EF组(19.0%vs. 5.3%,log-rank检验P<0.001)。结论:在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中,与pEF组比较,HFpEF组患者直接PCI后1年MACCE风险显著增加。年龄较大、女性、既往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心率较快、LVEDd较大是住院期间HFpE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