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长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楠; 寇红伟; 尚国伟; 姬彦辉; 陈松峰; 陈向荣; 包德明; 程田; 郭俊杰; 李劲峰; 皮国富; 王义生; 刘宏建*
来源:中国实用医刊, 2022, 49(03): 1-5.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0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 排除随访期间(随访时间>5年)死亡患者, 最终纳入3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210例)和PKP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伤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33.1±10.0)min]短于PKP组[(39.1±12.8)min], 骨水泥注入量[(3.5±1.1)ml]少于PKP组[(4.8±1.2)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2、-12.779, P均<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 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3.9±2.3)、(5.6±2.6) mm, 伤椎Cobb角分别较术前减小(4.2±2.3)°、(6.4±2.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69、-7.930, P均<0.01);两组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VP和PKP均可以明显减轻OVCFs患者的疼痛症状, 但PKP对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的改善优于PVP;PVP与PKP治疗OVCFs均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