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外源硒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萌发阶段糖、氮物质转化,发芽指标和形态建成的影响,以甘农3号、DS310FY及中苜5号紫花苜蓿为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浓度(0、0.3、0.6、1.2、2.4 mg·L-1),培养10 d后测定苜蓿种子的发芽率,表型及生理指标和硒含量,并运用综合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生理指标与表型的关系,以筛选出最适宜的硒浓度和潜在的硒营养强化材料。结果表明:施硒处理4 d,DS310FY和甘农3号苜蓿幼苗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发芽势均在0.6 mg·L-1硒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施硒处理10 d,0.3、0.6 mg·L-1硒处理下DS310FY和甘农3号苜蓿幼苗的还原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发芽率及发芽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甘农3号苜蓿幼苗的胚芽长及DS310FY苜蓿幼苗的总氨基酸含量、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及单株鲜重,施硒后的最大值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P<0.05);另外,0.3 mg·L-1硒处理下相比对照也显著提高了中苜5号苜蓿幼苗的蔗糖含量、发芽率及胚根直径(P<0.05)。相关性分析和各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苜蓿幼苗糖的积累和转化主要促进胚根的发育,而氮的积累和转化主要促进胚芽的伸长和单株鲜重的增加。因此,施硒后糖转化效率的提高主要促进苜蓿种子的萌发,而氮转化效率的提高主要促进苜蓿幼苗的形态建成。综上,以0.6 mg·L-1硒处理下DS310FY紫花苜蓿发芽阶段的物质转化和形态建成综合表现最佳,更适宜进行硒的营养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