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附子理中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其中模型组及附子理中丸组应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法造模,对照组正常饮水,在不同时间节点进行DAI评分;末次给药采集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观察;检索附子理中丸的活性化合物成分信息,对成分的靶点进行预测、分析,结合半柔性分子对接方法验证靶点;应用Western blot法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较,附子理中丸组评分降低(P<0.01),结肠组织溃疡愈合,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附子理中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靶点76个,这些靶点参与核因子κ1(NF-κB1)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等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NF-κB1、TNF-α、白介素-6(IL-6)、NF-κB3。验证实验表明附子理中丸可降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NF-κB1、TNF-α、IL-6、NF-κB3蛋白表达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网络药理学分析揭示附子理中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特点,为后续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